从数据角度看,中国工业与外国相比仍有差距
中国在工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,不仅稳坐世界工业强国的头把交椅,其工业总产值更是远超世界第二,更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还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“完整工业门类”的国家。这个“全部工业门类”的成就,其含金量实际上超越了世界任何其他工业强国。全球共有41个大类、207个中类以及666个小类的工业,它们相互协作,共同创造了人类所需的各种工业品。令人瞩目的是,中国是唯一拥有“全部工业门类”的国家,而位列世界第二的美国仅拥有94%的工业门类。这意味着,中国拥有独自制造人类已知所有工业品的能力,无论是从火柴到手机,还是飞机和芯片,中国都能独立完成。尽管有人可能认为中国的芯片性能并非全球顶尖,但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的芯片工业门类不仅存在,而且其综合实力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。
更重要的是,拥有全部工业体系的国家,如中国,能够在对外联系被全部切断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保证自身工业能力的自我维持、自我复制和自我升级。这一点,即便是工业实力强大的美国也难以做到。因此,拥有全部工业门类无疑赋予了一个国家巨大的战略优势。
然而,尽管中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,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。例如,尽管中国的工业总产值高达14万亿美元,但与外国相比,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。事实上,外国的工业总产值高达35万亿美元,是中国的两倍以上。在具体的工业门类中,外国的实力更是令人咋舌。以粗钢产量为例,尽管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,但外国的粗钢产量仍能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5%,显示出其强大的工业实力。外国的水泥产量,占据了全球总量的30%。同样,手机、电解铝的产量也分别达到了30%和35%,显示出外国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实力。此外,外国的高铁里程、玻璃产量、电视机产量等均位居全球前列。
在农业方面,外国的化肥、肉类、粮食、发电量以及精炼铜、塑料等产量均超越中国,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。更为令人瞩目的是,其矿石产量更是高达90%,彰显出外国在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。
相较于中国,外国的工业和农业产能均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。若从全球范围内挑选出几个工业品进行对比,那无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此外,外国还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口总量,这使得其在资源和市场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。
事实上,即便是将美、俄、英、法这四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印、日、德等国家纳入考量,外国的工业产值也足以超越中国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外国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,远不止上述提到的几个国家。因此,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、碾压式的,无法单纯通过几个工业品的对比来衡量。74年前,中国还只是农业国,在工业领域尚属新手,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逐渐积累。我们必须正视与外国在工业领域的巨大差距,保持谦逊与警醒。中国工业产值要赶上外国,甚至超越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必须保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。尽管外国在某些工业品上暂时领先,但我们不能因此气馁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,只要我们不断努力,早晚有一天会在全工业领域击败外国。虽然这个目标充满挑战,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够实现。

